子贡接着问再次一等的士,孔子回答说:“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是说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华夏传统文化中,《论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代中国,凡是接受过中国基础文化教育的人,基本都能背诵几个论语中的经典句子,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对于中国人来说,言而有信可谓是一种值得人赞赏的美好品德。然而,在论语中有一句“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如果单看这一句,很多人一定会觉得孔夫子是不是迷糊了呢?怎么“言必行,行必果”反而成了“小人行径”了呢?事实上,说出这句话的孔夫子当然没有变迷糊,而是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必须结合当时的语境和上下文!
二、“言必行,行必果”出处
“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论语》中的子路篇,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在古代中国,“士”是指读书人,也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在这里,子贡和夫子聊起来“知识分子价值观”问题。学生子贡向自己的老师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知识分子”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夫子必然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总结,所以当时就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分级标准”,具体的标准如下:
- 有羞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他们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这些人可谓是最上等的知识分子。这是因为他们不光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还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懂得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他们可以被认为是次一等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可能没有什么治国之能,但是他们懂得孝道和“长幼有序”,也算是不错的知识分子了;
- 那些固执浅薄的人,但是还能够懂得“说话算话、做事认真”的人,也能勉强算做最低等的知识分子。
通过上面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孔夫子的心目中,“言必行,行必果”只是知识分子个人修养的最低标准,要想成为更加优秀的知识分子,必须五德(仁义礼智信)俱全;要成为最顶级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国士”,就必须具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三、国士蔺相如
如果按照孔夫子的标准,如果要评选“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佳知识分子”的话,我想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蔺相如必然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
对于很多人来说,“完璧归赵”的故事肯定不会觉得陌生。故事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名上卿,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在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觊觎和氏璧,便表示愿意用十五个城池来换取和氏璧。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当时的赵国畏惧于秦国的军事实力,虽然明知道秦国是找机会骗取和氏璧,但又不敢不派使者出使秦国。最终,由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面对秦王的无理举动,蔺相如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甚至不惜以自身性命相逼,最终使得完璧归赵,成就一段“国士无双”的佳话。
四、小人项伯
在孔夫子的眼中,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所描述的小人呢?我想肯定是那些不懂得是非,不懂得大义,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承诺做事的人吧。如果要从历史长河中寻找一个,那么我想项伯可以算一个!
项伯本是项羽的叔叔,名项缠。在秦统治时期,项伯在早年行侠仗义的生涯中,与张良有比较深厚的交情。在鸿门宴事件前,项伯因为感念于张良的旧恩,向张良泄露项羽的计划。在刘邦的拉拢之下,不光甘当刘邦的说客,还在鸿门宴上借助舞剑来保护刘邦。正是由于项伯的竭力保护,才让刘邦逃出生天,范增诛杀刘邦的计划功亏一篑,楚霸王项羽最终自刎于乌江之畔。
在鸿门宴事件中,项伯固然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但是他能够算得上一名优秀的士人吗?恐怕算不上吧,一个是非不分,不懂大义,只懂得“言而有信”的人,不仅不可能“于国有功”,还很有可能“于国有害”,所以,孔夫子说他们是最低等的知识分子丝毫不为过。
结语
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倒退就是前进!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的选择和行动构成的,而不同的选择和行动,铸就不同的人生结果。做出正确选择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应该是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是非不分,只是一味地认为“说到就应该做到”,那么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
当自己承诺的事情是“不义”的,承认自己的错误,放弃自己的承诺,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才是一名知识分子的明智行为,才不会成为孔夫子口中“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的小人。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