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人俗称“庄里人儿”,我们不爱山珍海味,不喜满汉全席,只爱老百姓的这一口儿小吃。
1、牛肉板面
在每一个石家庄人心中,都藏了一碗牛肉板面。石家庄人为什么这么独宠牛肉板面呢?当然是因为它又便宜又好吃。而且最正宗的板面,一定要套个塑料袋哟。
曾经,不到两三块钱一碗的板面,是石家庄人最实惠的一顿饭。学生、白领、农民工兄弟,既是石家庄市民的主力,也是牛肉板面最忠诚的顾客。他们很多都不是石家庄人。他们来到石家庄学习、奋斗、闯荡挣钱。他们和石家庄一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旧到新。
如今,“国际庄”气质的石家庄,关了一些苍蝇馆、街边摊,牛肉板面的价格也涨到了八九块钱一碗,但是它的粉丝遍布了各个阶层。许多开着豪车的人,也会任性地奔赴闻名庄里的五七路板面,排在长长的队伍后边,等待一碗套着塑料袋的网红板面。在安徽牛肉板面跟前,没有贫富贵贱,小马扎一坐,所有的石家庄人实现了众生平等。
石家庄的牛肉板面,有只属于石家庄人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牛肉”的味道。最早,石家庄人刚认识安徽板面的时候,它是用羊肉做的,这是安徽板面原本的样子。而石家庄人,偏偏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它的价格也小贵。石家庄人就地取材,让板面入乡随俗,将羊肉换成了平易近人的牛肉。从此,安徽板面和牛肉携手,在石家庄开疆拓土,成就了今天的安徽牛肉板面。
一碗牛肉板面到底正不正宗,这事得问石家庄人。正宗的标准是什么?石家庄人会告诉你,那就看汤底。一锅正经的汤,必须要符合“三高”的标准,高油、高辣、高盐。石家庄人不喜欢把板面做细,板面就是得宽大,也得有股属于板面独特的味道。挑起一根,用鼻子闻一闻,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碱味,没错,里面掺了碱,还放了盐。有人说板面营养不够啊?那好办,加丸子、豆皮、香肠和鸡蛋,鸡蛋一定是经过一夜腌煮后,咬一口鸡蛋黄都沁满了牛肉汤料的味道。为了兼顾廉价与营养,石家庄的正宗牛肉板面,已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石家庄并非没有其他的美食,可是石家庄人,独爱这一碗牛肉板面。
2、宫面
宫面原为手工挂面,生产始于唐贞观年间,经无数次工艺改进,当时即已成为具有地方风味的名特食品。清代曾连年进贡朝廷,被列为宫廷御膳佳品,遂称之为宫面。对此,《藁城县志》曾有这栏的记载:“吾邑之挂面,系土人所艺,味极适口,相传数百载,曾进贡清皇室,故名产也。”
关于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张果老邀天财星君柴王爷与鲁班打赌,赌赵州桥禁不住张果老的毛驴和柴王爷的推柴车,结果张果老驴驮日月星辰,柴王爷车推三山五岳,从南向北走过赵州桥,却只留下驴蹄印子和车辙印,而桥却分毫无损。两位神仙心中不快,不知不觉向北走了五十里,来到了滹沱河岸边,放眼望去远近皆是荷花荷叶,美不胜收。
二人觉得饥肠辘辘,见荷花深处有一酒馆,便走了进去。酒馆是两位八旬开外的老夫妻所开,银发飘飘,仙风道骨。柴王爷问有啥饭菜,老太太说:“有空心的菜,空心的窝头,还有空心的葫芦装的酒。”张果老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空心的石桥让俺们丢尽了面子,吃个饭又碰上空心菜,空心酒…,便道:“我们只要两碗空心面吃,别的不要。”老太太一听犯了难,看了看掌勺的老汉,对老汉说:“两位稍等,一会便好。”说完便拿菜刀出店而去。一会那老汉拿回几根带梗的并蒂莲,切去莲花把莲梗扔进锅里,转眼便端上两碗汤面,柴王爷吃面喝汤,狼吞虎咽,片刻即完,连赞好吃。而张果老为了验证是空心面,就把面条含在嘴里,用面条来吸食面汤,果然碗里只剩下了面,而没了汤,才相信是空心面。张果老大吃一惊,屈指一算,原来此人乃财神爷-空心人比干转世。
只见那老汉笑笑,说:“老汉名叫荷芑荪,今日有缘,请二位喝几杯吧”说完便拿来酒葫芦、酒杯和一盘藕片,边倒酒边说:“葫芦掏的空了才叫酒葫芦,酒杯烧得空了才能盛酒,面条钻的空了才能吸汤,赵州的大石桥建的空了,方能负重,否则那就不是桥了…。”张果老听完,哈哈一笑,把酒一饮而尽,随手把驴鞭一扔,骑驴而去。从此后张果老便没了驴鞭子,当地就多了一句谚语:“张果老骑驴—爱上哪儿上哪。”
财神爷转世的荷芑荪,此后便让当地百姓,用当地小麦,当地的水,跟他学起做这种空心面,因其有着:条细空心、筋道耐煮、汤清面秀、味皆入面、健身养颜等特点,而名扬四方。而用其它地方的小麦和水,却做不成这种空心面来,于是有了一个说法:藁城的面条好做,眼难钻。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面叫做:藕面,意为:因荷,得藕。随着时间推移藕面已经融进藁城人们的生命里,并赋予了更多的感情寓意:洞房花烛夜必食藕面寓意为:夫妻今生永远同心同德,相濡以沫;金榜题名时众乡亲皆以藕面为贺礼寓意为:不论以后官做的有多大,人走的有多远,都别忘了家乡的乡亲;家来贵客、添丁,都能见到藕面。
3、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用火炉烧缸制作的烧饼,因此叫缸炉烧饼。用缸制作食品是一种很独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烧出的烧饼不糊、面光。缸炉烧饼呈圆鼓形,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这种烧饼的制法在火候上极讲究,因缸里呈凸形,凉或热烧饼都要滑下来。缸炉烧饼方形或者圆形,上有花檐,大小同芝麻烧饼差不多。刚出锅的缸炉烧饼虽然看上去很结实,但是一口咬下去武装全部瓦解,外皮酥脆的一层层直接在嘴里蹦开,手心上不知不觉掉了好几层酥皮,满口留香。古人有诗赞云:“城府千层四方方,芝麻万点心计长。奈何八挂炉中烧,纵到唇边更放香。”
擀面,擦酥,下剂子,制胚,撒芝麻,上炉,出炉。这一道道工序可是非常有讲究的,尤其是上炉的时候,那可是个技术活。将做好的烧饼逐一用手背托贴在炉壁上,个个紧挨贴匀。因炉壁有一定热度,烧饼即粘贴上面,上煎下烤,使烧饼熟透,放出芬香气味即成。烧炉火忌暴又忌弱,暴了烧饼易糊,弱了火力不足,烧饼会加生。刷炉要看炉壁色泽,温度高处要多上水降温,低处要加火增温。掌握温度无法使用温度计,全凭经验看炉色。烧饼胚入炉20分钟左右,等到芝麻泛黄,就会有香味四溢而出,这时就可出炉。快速地用铁铲将烧饼从炉壁铲下,用手夹住取出,即可食用。出炉后的烧饼,一面沾了芝麻,一面略带糊印,焦黄、酥脆、清香。烧饼出炉,这可是众多食客盼望已久的时刻,有的宁可在炉边等十几分钟,就为抢到几个缸炉烧饼。
4、无极饸饹
无极饸饹是饸饹界的大哥大。饸饹就是荞麦面面条。“荞麦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当地人的口口相传的俗语。
儿时记忆里集市上的压饸饹,饸饹床巨大。杠子约四五米长,赤膊壮汉在杠子一头或压或坐连蹦带跳得和饸饹床较着劲。一头有人往床里边续面团,下边接着大铁锅。煮熟的饸饹捞出来,浇上熬好的牛肉汤,少许小牛肉块儿。再撒上一小撮韭菜。热气腾腾,软而不黏,脆中有韧,刚中带柔,吃下一碗鼻尖冒汗,心里火热。
据传,无极饸饹的名字是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命名的。某一天,铁拐李和汉钟离在寻找何仙姑时肚子很饿,途径无极县城的小吃摊,见到很多人在吃一种美食,就要了两碗品尝。吃完之后两人都感叹食物的美味。饭后,两人找到了何仙姑,铁拐李突然想到他们因食此饭巧得仙姑,是这饭牵线搭桥,那么这饭又叫什么名字呢?于是铁拐李沉思片刻说道:“钟离弟,我们因饭香而“落”凡,因食其饭而巧遇“何”仙姑,实际是因“何”而“落”,你说对吧?”汉钟离答道:“对呀。那我就叫它“何落”做个纪念,你看如何?”汉钟离答道:“好记,好名,就叫“何落”吧。”
无极县人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午餐一定要吃饸饹,此谓“安棚饸饹起轿糕”,认为“安棚吃饸饹,白头能偕老”。农历二月二,也要吃荞麦饸饹,俗谓“龙行旧道五谷丰,人吃饸饹运行通”。尤其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必吃荞麦饸饹,以象征“年经岁末,全家和(饸)乐(饹)”。
5、罩火烧
石家庄的牛肉罩火烧,从保定的牛肉罩饼发展而来,顾明思议,罩就是牛肉在上火烧在下火烧有点像北京卤煮用的火烧,但是,有些店也会用牛舌长火烧。牛肉罩火烧汤会比羊汤什么的清淡一些,但是,很鲜香。
谈南路老白家罩火烧算是有不少年头了,承载着石家庄人一代回忆。罩火烧分大小碗,这碗罩火烧的灵魂在这碗牛肉汤里,汤清见底浮出一层油花。一口汤下肚,汤味很正满口牛肉汤的香醇,香中还带着一丝鲜甜和料香。火烧更为讲究,饱满大块的火烧横竖两刀,白胖的火烧劲道有层,入汤软而不烂。趁热大口咬下去,挤出鲜香的牛肉汤,嚼起来外软里弹,层层喷汁相当惬意。
6、深泽高庙扒糕
石家庄地区有很多地方也有扒糕,但最有名的还是深泽地区特产的高庙扒糕,而深泽高庙扒糕又以高丑子的“丑子扒糕”最为有名。如今已经80多岁高龄的高丑子的制作手艺是从他爷爷那儿学会的,如今高丑子的孙子也已经是高家的第六代传人了。扒糕究竟起源于何时已经无法考究,而据此推算扒糕少说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扒糕主要是荞麦面蒸熟之后晾凉切成小块,来点黄瓜,然后配上各种调料就可以吃了。吃起来清爽美味,类似于我们吃的凉粉,但是又比凉粉多了一点荞麦的味道。
深泽扒糕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荞麦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帮助人们调理肠胃。
深泽地区,高庙村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深泽扒糕生产“专业村”了,村里40多户都在制作深泽扒糕。在深泽地区的各个集市上,我们经常见到摆着小摊的人们在卖深泽扒糕。现在看到这个场景,恍惚之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7、棉三炸鸡
棉三炸鸡可以说是庄儿里的扛把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小小的店面,门口永远排着长队,也要相信咱们庄儿人的吃货本性,吃不到这口儿,心痒痒的慌儿,排队也得满足了口欲。
鸡肉都是经过特殊腌制的,炸熟之后一定要趁热吃,黄黄酥脆的皮里,白白嫩嫩的鸡肉,越吃越过瘾,越吃越停不下来。
8、薛家烧饼
“薛家烧饼”俗称“油酥烧饼”,又叫“石塔烧饼”,因打烧饼的主人居住在赵县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脚下而得名。
石塔烧饼以精粉、黄米粉、驴油等配料精制而成,色泽金黄,层次分明,质地松软,咸香适口。烧饼有甜、咸两种口味,甜饼饼心拌以红糖,咸的上面有芝麻,外酥内软,香而不腻。
薛家祖上掌握打烧饼的技艺有一个传说。相传在清朝咸丰三年,太平军自柏乡攻入赵州境内,与清军在巷内激战时,有一太平军受重伤倒在了薛家大门口。薛家在城内是大户,颇讲礼仪,祖上怜其痛、爱其勇,便秘密救治在家。这一兵勇原是洪秀全的面点御厨,有打烧饼的绝活,便传于薛家,使这种太平天国国宴面点绝活变成了我们今天所品尝的薛家烧饼。
9、平山油鬼
油鬼是一种油炸食品,色泽金黄,吃起来清脆喷香回味无穷。油鬼和油条虽然看起来无异,但其中间做折身状,似一个跪着的小人。
当地的俗语说得好。平山的油鬼吃了后悔。不吃更后悔。就是看着多,分量太少。空空的芯,一只油鬼一口就吃下去了。我一个人吃十根还吃不饱。
据说平山油鬼和秦桧有关。他害死岳飞后老百姓痛恨他。就发明了这种食物,两条腿是秦桧和他老婆王氏。把他们油炸了吃他们。开始叫做油桧。慢慢就变成了现在的油鬼了。
10、灵寿手擀腌肉面
腌肉面条是地道的手擀面,韧性十足。腌肉是灵寿一带家家户户冬天腊月里准备上好的猪肉做的,经过特殊腌制而成,有一种独有的咸香味。
将腌肉加土豆、山区特有的豆角、粉条一起炖制成菜,粉条一定要用红薯粉的淀粉制作的,浇在沸水出锅的手擀面上,这一碗浓浓的家的味道的腌肉面就出锅了。
国际庄的老百姓就是这样过着洋气的生活,吃着接地气的美食。欢迎大家留下您的美食足迹,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美食是什么?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