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畅销书《反内耗》作者于德志老师受邀在”渡过“开设针对家长和来访者本人的训练营,深受喜爱。我们截取部分课堂中互动的家长案例及于老师的答疑 ,就几个常见问题给予建议。注: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具体的人名和事件已模糊处理。】
话题1:对孩子的倾听与顺从
提问:
孩子早上原本有补习课,ta提出昨晚睡眠很好,想更改上课时间并继续休息。因为孩子此前受到失眠困扰,家长同意孩子的意见。这个过程是对孩子的倾听吗?
于老师答:
事情从来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简单分裂的看世界,本就是心理困境的一部分。所以,我一直在传递一个信息:去了解事实与规律,而不要简单的听从任何人的观点,包括我的观点。
你说的这个场景,有几件事我们需要明白:1、良好的睡眠是普通人补充身体资源最有效,或称为最核心的途径。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长期睡眠不好,我们的精力一定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2、充沛的身心资源,是我们应对任何挑战的基石。所以,当我们身心资源不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变得烦躁、愤怒,遇到挑战缺乏耐心,也缺乏有效应对所需的创造力。
3、我们一直生活在“应该”“需要”“不能”的世界,这个世界运作的核心机制,是理智对生命的掌控,无论状态如何,理智都会要求我们“应该”做到某些事情,也因此,理智和身体很容易发生冲撞。
实际上,更容易发生的,是理智内在的冲撞:我要学习,我应该学习;我太累了,我应该休息——我选择了休息,我太糟糕了,我没救了,我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做不好……这种冲撞是心理痛苦最核心的来源。
理解了这些,我希望有助于你搞清自己的问题:你是在顺从还是倾听?了解并呈现孩子的累,就是倾听;了解并呈现孩子内在不同观念间的冲突,就是倾听。至于顺从,不是绝对不允许的,当孩子没有能量、没有能力应对挑战时,适当的顺从就是在保护他们。
当然,适当两个字不容易,比如像你的场景,如果你知道女儿晚上睡得很好,从10点睡到了7点,睡眠足够,那你可以做到床边,抚摸着她,然后告诉她既然这么累那就再躺10分钟,然后你再叫她起床;如果你知道女儿晚上失眠,早晨刚刚入睡,那么,你可以告诉她,那我们今天先休息,等你睡好了,咱们再讨论你睡不着觉的问题。
话题2:孩子发泄情绪的问题
提问:(消极地)发泄情绪对孩子是好还是坏?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去倾听孩子?
于老师答:
对孩子真正好的不是对外攻击,而是找到自我被尊重、有价值的感受。当孩子内在认可自己时,无论他是否说出来,都不容易受伤;当不认可自己时,对外的攻击,或对内的压迫效果一样,都是在伤害他。
所以,核心是保护孩子自我的发展。表达自己,这是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却不是唯一路径。至于大家探讨的发怒,宣泄,或攻击,这是无力处理挑战的表现,通常这会诱发更多问题而非解决问题。不过,对于习惯于自我压制的孩子,表达确实是有效的路径之一。
一般来说,在表达的路上,孩子可能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敢表达;
第二个阶段是放肆表达,并变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第三个阶段是既能保护自己的需要,也能照顾他人的需要。
至于你问如何倾听:倾听她的委屈,愤怒就是在帮助她发展自我。私下场合,我们需要允许他偶尔用过激的语言,甚至我们可以主动帮她用偶尔过激的语言来表达。但如果有伤害性的行为,无论是对自己或他人,这就是需要制止的领域。
问题3:谈家长原生家庭心理创伤
提问:
家长怎样处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的心理创伤?
于老师答:
当你在体验中真的了解了痛苦的真相,发现它们究竟源起于什么,也发现它们因何而消失时,所谓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会变得很容易处理,因为你会知道它们只是记忆唤醒的结果,是你的自我将它们拉入了当下的生活,这是你的心理过程,也因此是你在此刻制造的痛苦。当你有能力停止这个制造痛苦的自动化过程时,所谓的早年伤害自然就会消失了。
问:可以把早年内心的痛苦呈现给父母吗?
答:当然可以,我说了,直接呈现是人际关系构建与维护中最有效的模式之一。只是你要了解一件事:这会自动形成对他人特定反应/改变的期待,也因此,在期待出现的那一刻,不安的种子也同时埋下了。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你随时都可以说,因为你至少确保了无论父母如何反应,自己都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问题4:谈给孩子制定规则
提问:
父亲给孩子制定规则后,孩子虽然接受并遵守,但是开始疏远父亲靠近母亲,应当如何处理?
于老师答:
如果你为此失落,感到强烈的“丧失感”——丧失了孩子的信任,孩子的爱等等,那么去了解你的痛苦根源,进而有效处理你的痛苦。当你学会与孤独共处时,未来你才有能力教孩子与自己的孤独共处。孩子要想前进,需要这种能力。
另外我说一句,孩子靠近母亲是件好事儿,父子关系发展有无数的机会,当孩子生活恢复正常后,你会看到有大量支持他的机会。此刻,我觉得你支持自己可能更合适。你儿子太小,所以不要用“孩子未来的路不仅仅有上学这一条”等语言说服自己或麻醉自己。孩子要想拿回生活的能力,他需要回归学校,回归同伴互动。而离开了规则意识的重建,这条路基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保持倾听自己倾听孩子,他的感受与念头都允许存在,但他的生活,要重新走出家庭回归社会。社会生活的核心,就是规则,所以,帮他学会区分感受与规则,重新养成按规则行动的能力。
问题4:谈孩子拖延问题
提问:
我对孩子行动上的拖延不满意,现在母子关系很好,我可以给他逐渐加压吗?要注意些什么?
于老师答:
你想帮助孩子解决“拖延”这一问题,就得知道拖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我们的行为,一直由大脑语言所操控,所以,要了解拖延,我们就需要看看拖延背后自动化的语言。通常,这是需要倾听孩子才能了解的。但大多数拖延,离不开两种语言:
第一种是恐惧/不安的语言,比如“暂时没把握,先等等”,“还没完全想好,再想想”,这些语言是对失败/不理想结果的恐惧,为了回避这种结果,所以开始用拖延来回避行动。这就是我们提过的丧失型心态。
对这种状态的处理,就需要有能力识别并处理自动化的不安语言,建立收获型的思维模式。当然,实践中,有些人会用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忽略相关的感受并做出行动,进而获得完美的结果。你也可以尝试带儿子走上这条路,只是你要了解,这条路所伴随的,一定是对自动力资源的持续索取。
我们说过,人类行为本质上都是建立在模式之上,所以在一个地方使用意志力战胜了感受,在其他地方自然会沿用这种成功的经验,就像有些孩子为了学习可以四五点钟睡觉,然后六七点起床上学一样,短期看似身体可以承受,但其代价是对身心资源高度的索取与耗竭。
不过,虽然我不建议这种模式,但生活中确实有这种成功的案例,如果你愿意,可以陪儿子一起走走看。如果发现走不通,换路就好。
第二种语言,是“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这件事可以先放放……”如果是这样,也就是孩子基于自己的价值做出了选择,那么通常父母不应该做任何的干预,因为只要干预就意味着在否定孩子的价值观,这就是对他们自我的威胁。你提到母子关系很好,想要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在互动中倾听他,看他究竟是不安还是价值选择。如果是不安,你可以跟他一起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话题6:谈孩子的专业和人生方向
提问:
孩子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大学,后悔当年自己的选择而焦虑,但是又对未来的方向很迷茫,这些困惑慢慢击垮了孩子;生病后孩子开始看西方哲学,认为能从哲学中找到答案,希望考名校的哲学专业研究生,开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对这些做法是应该鼓励,还是仅仅接受不予评判?
于老师答:
我的观点是,一旦我们发现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体验才能成长,也发现孩子会第一时间发展并维护自我,会反抗一切对自我的威胁,那么,我们就不会干扰他的尝试,反而会创造机会让他尝试;我们也不会尝试改变他,而是发自内心的支持他。所以,当孩子有生活的能力时,让他去自由体验,父母做好支持的准备就好;当孩子感到痛苦,丧失了行动能力时,去倾听孩子,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生命的困境并提供有效的支持。
当然,要做到这两点,就需要我们时刻观察孩子,带着好奇去留心他的变化,理解他的需要。所以,你问自己如何做,尝试去理解并呈现孩子的努力:他在努力的用哲学解决自己的困境,他希望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未来更有意义。这种理解与呈现,就是倾听,就是支持。在这种倾听与支持下,孩子有可能会找到非哲学的全新的路,但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所以只能做好此刻,然后敞开生命迎接每一刻未知的到来。
话题7:孩子试图寻找自我价值
提问:
孩子烦躁的时候会乱花钱,ta认为每次都找父母要钱对不起父母,所以一心想做些工作挣钱,并因此跟父母产生冲突。这种情况孩子内在的需求是什么?
于老师答:
孩子并不是真的想工作,而是因为想读书却做不到,所以每天着急,并会为此自责;为了处理这种自我的无能感以及负罪感,她想找条学习之外新的路,想为自己的生命开辟新的价值感,从而获得“我能行”“我可以”“我有用”等等体验,这些体验都是自动化的语言,它们只能来源于行动而非自我催眠。所以,一旦理解了这件事,就会彻底理解孩子的痛苦,理解孩子究竟需要些什么样的支持。
话题8:谈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提问:
孩子复学面临一系列心理压力:听不懂课、毕不了业、不认识同学、年龄太大、重新休学等等,但是又希望毕业和读研。心理医生建议家长与孩子沟通,于是家长表达如下:“xx,你去学校安安心心的,你在努力,无论怎样结果爸爸妈妈都接受,都是爱你的,顺其自然,不要压力很大……”这样的表达孩子没什么反应,家长认为这不是孩子需要的。
于老师答:
我们讲倾听的基础是理解。如果心理医生不讲,你可以理解女儿的这些担心吗?如果可以,你就有了倾听她的基础;如果不可以,那么意味着你在理解发生了什么这件事上还需要更进一步,比如更好的去观察并理解自己。我记得我们在互动时呈现过你身上的事情:注意力无法停留于现实,然后自动卷入过去的记忆,并据此开始推测未来,不安由此开始。
当你从自己身上清晰地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理解孩子也生活在这同一个心理过程之中,她会不由自主的预测未来,却没有能力处理这种预测带来的不安。这件事并不容易,我反复说过:这不是理智的领域,不能仅仅靠脑子去理解,而是体验的领域,需要在生活的行动中反复、清晰地去体验去观察,就像我们看到火就知道它是热的,知道如何与它保持恰当的距离,从而远离它可能带来的伤害,并让它更多服务于我们一样。
一旦你真的看到了,理解了,你就会知道“你去学校安安心心的”这句话毫无价值,为什么我用这样激烈的语言?原因在于,她不是不想安安心心,恰恰相反,她一直想安安心心,但是这正是她渴望获得却一直无法获得的能力。
所以,这样简单地一句话,实际上是在否定她所有的痛苦,在否定她所有的努力,同时也在回避她真正的需要:如何变的安安心心。她告诉心理医生的那些话,就是她在努力的寻找安安心心却始终无法找到。
你提到女儿没有反应,这其实是这些话能得到的最好反应了,因为如果孩子状态不好,这几句话足够点燃她内心的愤怒,因为这里面大多数语言,都不是在倾听。
比如“无论结果怎样,爸妈都能接受”——她现在是在为自己拼搏,这一切绝不是为了让你们满意!
比如“顺其自然”——我如何顺其自然,再一次失败再一次回家再一次受伤吗?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怎么顺其自然?
比如“不要压力很大”——我已经压力山大不知如何处理了,那么我如何才能做到不要压力很大?这是说我不够努力吗?还是说要让我放弃吗?我如何做到不压力山大?
希望这段激烈的话,能把你拉出自我的世界,真的让你处理自己的问题,然后清晰地看到女儿的难,看懂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看懂你们一直在表达的,为什么无法打动女儿,甚至会让她更加痛苦。
关于支持性的指导,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我反复呈现了一点:倾听不是语言,而是理解,所以当你过多关注语言如何说时,在我看来方向已经出错了。
我举个例子:我们已经知道几个事实,
一是孩子的核心困境之一是内在的不安,
二是内在的不安源于自我力量的不足,源于自动化的自我质疑的声音,
三是任何时候丧失感都会激发不好的感受,而收获感则会带来内在对自我的认可。
一旦发现了这些事实,那么,我们就会知道,支持孩子的一个核心方向是帮助孩子重建自我胜任感,将“我不行、我不好、我做不到”等自动化的语言重写为“我能行,我可以做到,我至少可以试试”等全新的自动化语言。要完成这种重写,不是靠认知的调整,靠孩子反复的自我催眠,而是靠他们一点一滴的行动机会,靠这些行动中一点一滴的收获感。
比如在与孩子互动时,倾听她的表达,然后启发她去发现自己的情绪会因为大脑自动化的预测而起伏,这就是带她体验收获;当她尝试用语言表达不安而不再是躲在屋里时,明确赞赏她的表达,让她的这种行为得到积极的反馈,这就是带她体验收获;当她担心别人如何看自己时,问问她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问她如何看待自己一直在努力,一直子啊坚持不懈的行动,将她的视线从外部认可转向自我认可,从结果转向行动的过程,这就是在支持她体验到收获,感受到自豪,摆脱外在起伏不定的评价,重塑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当你理解了这些时,“无论怎样结果爸爸妈妈都接受”这样的语言你会自动弃之不用,因为你会发现,这是在强化孩子对外部评价的依赖,而不是帮她发展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