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后,家长免不了要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情况,同时也跟老师反馈一下孩子在家里的状态。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照顾在家孩子,有些家长还为此花心思给老师准备一些小礼物,更有些家长说:现在的老师都嫌贫爱富,只要是家里有钱有本事的学生,老师都喜欢。
可能是看到网上曝光过类似事件,但是大多数老师都不是以家境如何来区别对待孩子的,大部分老师身上都是有正能量的。
那些不受老师喜欢的家长和孩子,也绝对不都是家境不好的孩子,以下这三类家长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连带着孩子也受牵连。
01)对孩子纵容溺爱
一个满口脏话、喜欢动手打人、总是抢玩具、抢别人的东西的孩子,几乎没有哪个老师能喜欢。
我们楼下的阿姨在幼儿园教书一辈子,阿姨说:我们从来不看学生背景,就看着孩子有没有教养。现在家长都太溺爱孩子,恨不得给孩子摘星星摘月亮,有些小孩儿在幼儿园就特别厉害,抢东西、打小朋友,这样的孩子就算家里再有钱,我们也不是太喜欢。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阶段,老师都希望家长能够配合老师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有礼貌、有教养的人。
但是有些家长总会溺爱孩子,甚至会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溺爱孩子。
之前在辅导到教过一个孩子,在学校犯错了,把学校一块玻璃踢坏了,于是被老师叫家长。
本以为学生家长会跟老师道歉,教育教育孩子,没想到家长看到孩子被老师批评哭了,直接安慰孩子:没事儿没事儿,不就是一块破玻璃嘛,明天爸就找人安上!
试想一下,哪个老师遇到这样的家长心里能高兴呢?本来孩子在楼道踢球就挺危险的,砸坏了玻璃,没造成安全事故就已经是万幸了,结果家长这样一说,孩子就会觉得:没事儿,我闯了祸我爸妈会替我兜着!甚至孩子都不认为这是闯祸了。
所以家长爱孩子一定要有原则,“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爱孩子并不是溺爱孩子,并不是无底线满足孩子,这不是爱,而是害。
02)对老师不信任
现在很多家长对老师的态度都是怀疑的,家长和老师之间处于一种很拧巴的状态。
家长觉得老师留作业太多,总是需要家长配合,签字,老师又觉得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不上心。
当然了,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令行业蒙羞的人,比如有些老师体罚学生太厉害,或者幼儿园有虐待儿童的事件。
但是这其实都是个例,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应该选择适当相信老师,不能总是对老师持怀疑态度。
前几年有个新闻令人震惊,事情发生在河南,一初三班主任用书打了几下上课不好好听课的学生,结果被学生家长告倒教育局,无奈之下校长发出辞退老师的通知。
没想到全校师生联名请求留在老师,后来记者了解到实际情况:这位老师是有经验的高级教师,专门带初三的学生,事发当天男生迟到被老师说了几句,上课时又不听课,故意顶嘴,老师拿书打了孩子后背几下。
最后老师没有被开除,但是自愿调到其他学校了。家长们别让老师心寒,跪着的老师教不出优秀的学生。
在每个父母的心里,自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要承认一点: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像小树苗在慢慢长大,一些缺点、坏习惯就要像没用的枝桠一样被修剪掉。
父母和老师之间建立信任,建立共同的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
03)对孩子漠不关心
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总算上学了,可以松口气了!所以当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就选择原地躺平。
我见过一个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今年小升初,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他的父母甚至都不在学校建立的班级群里。平时有什么事儿都是跟奶奶沟通。
孩子在学校是什么表现,老师也愿意跟家长多聊聊,如果父母是这种甩手掌柜的类型,时间长了,老师也不愿意再沟通了,因为每次沟通都得不到反馈。
很多人家长都说:要是什么都靠家长,还要老师干什么?
其实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的习惯都是父母培养的,孩子上小学、初中后,跟老师接触最多的地方就是课堂,老师总不能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告诉孩子怎么做人、怎样养成好习惯、遇到某件事该怎样处理。
所有的这些都是家长应该做的,老师最基本的责任是教孩子知识,让孩子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孩子的这些行为、习惯、性格的培养都是家长的责任。
就像每年高考结束都会公布出来高考状元,我们会发现那些高考状元们的家长都表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监督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所以,孩子上学之后,我们还是要多关注孩子的情况,不要总觉得孩子上学了,有老师管着,父母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在步入社会之前,学校和家庭是孩子们待的最多的两个地方,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是影响孩子教育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密切的合作和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下一代。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3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