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中西合璧的婚礼现场照。左边是新娘梦想的西式婚礼,右边是婆婆坚守的中式礼仪。
热播剧《女心理师》这个场景反应的是婚姻家庭的案例,婚姻生活还没正式开始,核心家庭与原生家庭的矛盾业已升级。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也是亲密关系咨询中常见的话题。
穿什么婚纱?婆婆挑的。
朋友小元要结婚了,钱开逸去当伴郎,他“有意”想带贺顿出席。
婚礼现场,宾客均已到位。可是新娘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参加仪式,谁也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人群中,“不顾全大局、闹笑话”的嘀咕声不时传来。事实是人们口中所述的这样吗?
穿什么婚纱?婆婆挑的。
拍摄团队?婆婆找的。
西式婚礼,婆婆说白色晦气,要改成中式。
……
“到底是我结婚还是你妈结婚?!”新娘莎莎终于喊出了心底的声音。
新郎小元很抱歉也很委屈,决定给新娘莎莎一个惊喜—就是您看到的“一场中西合璧婚礼”。
现在看来,小元的努力在妈妈和媳妇看来完全是“和稀泥”。
从系统家庭治疗角度看,这个案例呈现的是,婚姻家庭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即新婚家庭。在刘丹老师的《家庭的伤痛与疗愈》一书中做了详细的阐述。12月15日晚8:30,第10期镜子心理学读书会,赵黎、宁夏、刘倩将领读这本书。
大家从海报里可以提前看到家庭周期的6个阶段。海报设计时特意留白了一个部分,那表明生活或者婚姻“可能的意外”,更是我们可以发挥的“创造和希望”。
新婚阶段的“混战”也是“融合”
在家庭的形成过程里,新婚家庭阶段对于所有人而言都非常具有挑战!一个人从原生家庭生长20多年,之后参加工作,在社会上独立生活一个阶段,这种间经历的是从原生家庭的一种文化进入独立生活的一种新文化。各人经历的时长不太一样,直播中探讨“新啃老”这一现象时会涉及。
进入新婚阶段,需要再次从两种不同的文化里走出来,进入新建立的这个核心家庭,共同去形成新婚家庭的文化,我经常把这个核心文化称之为“共识”。
《女心理师》中,新娘莎莎是美术工作者,哪怕是婚礼现场也随手带着纸笔,贺顿使用了房树人的方法引导她呈现出潜意识和认知。
画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两点:其一,他们都没有耳朵,对应地是女主嘴巴是紧紧闭着、抿成一条线;其二,男主身后一众人等,对应的是房子上的浓烟滚滚。这个家庭沟通不畅,形势快要着火。
成人、父母、孩子三位一体
新婚家庭面临的局面很复杂。刘丹老师做了一些总结,镜子心理学读书会也提供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角色从单一到复合。
新婚夫妻首先是有了新的、复合的角色。沟通分析技术创始人艾瑞克-伯恩把自我状态分为:父母、成人、孩子三类角色。
在婚姻里,每个人都有这三个角色,在不同的时候三角色的主导地位不同。通常情况下夫妻关系是两个成年人的合作。如果是保姆式关系里,妻子更多承担了母亲的角色,或者丈夫更多承担父亲这个角色。在我们的身边会经常听到“怎么结了婚她(他)就变了”?可以考虑角色这个角度,可能他(她)累了,另一方还没有发现。
的确,我们都期待,如果婚姻里这三个角色根据我们的需求交叉出现该多好!张弛有度、互相宠溺。不过这个酸甜度,需要每一对新人用自己的感受去调配以适合双方口味。
其次,身份决定责任。
不管是婚姻关系还是其他任何关系,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新婚家庭中日常生活的责任,比如家务分配。
处理关系的责任,没有一个人是独立的存在,走入另一个人的生活,意味着要跟一些关系打交道。
经济方面的责任,现代家庭很多夫妻双方都有经济来源,也有的家庭在婚前商议有一方主要负责照顾家庭。我们也要看到,照顾家庭本身的辛苦度并不比工作承担得少,任何一种对家庭的付出都值得尊重。
性方面的责任,性是很重要的内容,多了解彼此的兴趣,多了解男女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和谐家庭关系亦有促进作用。随着婚姻阶段和男女年龄的变化,性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娱乐的责任,我更愿意把他称之为家庭文化,也是核心家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没有人会立个规矩去约束这一点,但我们都喜欢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这一点不容小觑,两个人在“共同的事情”里更容易一对一地精心时刻陪伴、走进彼此。如果两人有众多的不同,存异要高于求同,是否能够去了解和探索对方的不一样的地方,不然很容易出现“家庭争霸赛”。这个在婚姻各个阶段都容易出现,锁定12月15日晚的直播哦。
新婚阶段七大挑战
有一次,我主持一个小兄弟的婚礼。婚礼前,我单独采访了男女双方,了解到他们的恋爱经历,跟我谈话的时候他们都哭了,我在主持语中曝出这一点,他们俩还甜蜜地互相看了看。
祝福一对新人的同时,我也很感慨,在结婚率比较低的当今社会,还有人走进婚姻,去面对我要谈到的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在处理关系上缺少经验。其实不管是处理这类关系还是我们每一天要应对的事情,哪一件是旧的呢?所以我真得希望所有的朋友好好爱护自己、照顾好自己。即便是再婚家庭,关系更复杂,婚姻是第二次或者第某次,但人和关系都是新的,需要耐心和不简化。
从生理角度,体力和经历旺盛加剧了冲突。这个是我们常说的血气方刚,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过到这个年纪,我还是蛮想念每一段经历的。
对婚姻的全能想象。在憧憬婚姻的时候,人们常常把这种美好的期待当成真实的生活。所以可能很多人也会望而却步,不过我想如果我是“婚姻”这两个字,我就会很委屈,明明是其中的人自己过得,为何都说我是坟墓?所以,我们需要破除这种全能想象,经营是慢慢的积累过程不是谁告诉你的童话。
有退路可选。这一点很难,新婚夫妻回到父母家可以有效缓解焦虑,但也有可能使得双方在独立处理婚姻挑战和困境时不愿意去面对。这里还包括,没有孩子,彼此关系还不够稳定,离婚是比较容易选择的一个方式。
新的支持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摸索的过程中,从0到1,所以面对课克服困难时可利用的资源较少。现在经济条件总体好很多,没有受过太多委屈放弃几率就会增加。
多元文化的适应。开场我们提到《女心理师》中,新娘莎莎和新郎小元的婚礼现场,反应的就是新婚夫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不同文化的融合。
最后一个是对错之争。因为对婚姻抱有全能想象,希望没有冲突,有了冲突也能立即解决。解决不了就会划分对错,认为,“只要你改变了,我们的关系就会好转”。
以上这些都是新婚阶段要面临的局面。这本书好看,因为语言流畅、道理易懂、案例落地气;这本书不好看,因为就像生活一样琐碎,需要我们耐着性子去读完、去经历。
一只眼看见伤痛,一只眼看到成长
面对这些“复杂”,很多人选择“逃避”,可能会想,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应付吗?这个认知会误导我们,导致最后的结果,不知道为何日子就过成了一地鸡毛。《家庭的伤痛与疗愈》反复强化一个新的观点—莫要简单化看待关系。
不以为然、日积月累,等到最后冰冻三尺,再回过神去暖已经暖不起。
人们因相爱走到一起,他们均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截然不同,甚至性格脾气都可能南辕北辙。人们常说,婚姻难过头三年,可以想见,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无数的“别扭”会发生,这中途免不了争吵、不解、委屈。
不仅对夫妻双方是考验,对于他们双方的家庭成员也是一样的,都是新的改变、升级和成长。但是我相信,这都是两个家庭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所以,我们会看到,婚姻中很多冲突、矛盾和伤痛,部分是由于“婚姻家庭周期”本身带来的,不能仅归因与家庭成员做得不够好。
尝试学着一只眼睛看到伤痛,一只眼睛看到成长吧。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3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