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芦荟怎么种植?芦荟,属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变异多样,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早在隋末唐初的《药性论》中就记载:“卢会……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本草纲目》中作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和考证: “卢会,又名象胆,……乃厥阴经药也。其功专于杀虫清热”。芦荟除药用外,也可观赏、食用及美容化妆方面,尤其在美容化妆方面,80%的化妆品含有芦荟成份。目前,芦荟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有较大面积的栽培。
芦荟的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受温度影响
芦荟起源于热带,是一种喜炎热怕寒冷的植物,气温低于10℃生长基本停止,0℃时即遭冻害,在-1℃时植株开始死亡,但在有覆盖的条件下,能忍受-3℃的短暂霜冻。它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夜间的最适温度为14~17℃。芦荟对高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热损伤的极端高温值大约在50~55℃,虽然在过高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受到抑制,但只要保证有效供应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使植株仍能缓慢生长。
(2】.受水分影响
芦荟极耐旱,它的叶片呈肉质化,叶肉中可以贮存大量水分,表皮角质化并有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蒸腾和散失,因此,芦荟具有惊人的抗干旱能力,将芦荟植株连根挖出,放在阳光下晒1~2个月,不会干枯死亡;如果放在通风阴蔽处半年以上,虽然叶片卷缩,根系干枯,但重新栽到地里后,只要正常供应水分,它又能发根生叶,恢复正常生长。但决不可因此忽视合理灌溉,在气温高于37℃以上,土壤水分供应不足时,会使叶片尖端失水干枯,生长缓慢,叶片呈紫红色,因此,在严重干旱时,仍应适时适量灌水,以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高产优质。芦荟怕涝,土壤过湿或积水会造成根、叶腐烂,故应特别注意搞好开沟排水。
(3】.受光照影响
芦荟是喜光植物,要求充足的阳光,光照强,芦荟植株生长茁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光照不足,植株细弱,叶片较薄,叶肉不饱满,叶色浅淡,过于荫蔽,还容易引起叶的局部腐烂。但刚定植的幼苗,在过强的光照条件下,叶片转为红褐色,进行适当遮荫,可以缩短缓苗期,促进幼苗的生长。
(4】.受土壤影响
芦荟对土壤要求不严,野生芦荟常生长在滨海沙地或岩石缝隙中,但对土壤的通透性要求较高,沙质壤土生长良好,排水不好的粘土或者长期不松土,都易使根系缺氧窒息,造成植株死亡。因此,种植芦荟要强调土壤疏松,以利根系发达。此外,土壤的酸碱度对芦荟的生长影响很大,pH值低于5.5或高于7.5都不适于芦荟生长,以pH值在6.5~7.2之间为芦荟生长的最佳范围。对于偏酸的土壤,可施用石灰加以改良。
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
一、(芦荟栽培技术】
芦荟虽然易种易活,但要达到高产优质,仍需讲究栽培技术。
☞1.种类及品种
芦荟属植物种类繁多,现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芦荟栽培品种多达600多种,目前在我国已应用的品种主要为
(1)库拉索芦荟:又称翠叶芦荟、美国芦荟。茎极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肥厚多汁,狭披针形,长15~36厘米,宽2~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
(2)斑纹芦荟:又称中国芦荟,俗名油葱、象鼻草、罗帏草、龙篾草、龙角、乌七等。茎极短。叶簇生,螺旋状排列,直立,肥厚,狭披针形,叶面和叶背都有白色斑点;长10~20厘米,宽1.5~4.5厘米,厚5~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阔而抱茎,边缘有刺状小齿。
(3)好望角芦荟和木立芦荟:均原产于南非。主茎明显,直立,在原产地株高3~6米。叶30~50片,披针形,长60~80厘米,宽12厘米左右,具刺,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
(4)上农大叶芦荟:是相关人员从外国引进的翠叶芦荟中选出的栽培变异类型。茎短缩。幼苗期叶背和叶面均有白色斑点,成株期白色斑点消失。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叶长可达70~90厘米,叶最宽处达15~18厘米,叶肉肥厚,产量高。
☞2. 苗圃的准备: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疏水性好,绝对不积水的地块,然后整地作畦,适当施用一些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作基肥,有利芦荟幼苗发根生长。
☞3.繁殖方式
芦荟很少结籽,在生产上都是采取无性繁殖的方法。
(1)分株繁殖:在芦荟整个生长期中都可进行分株繁殖,但以春季3~4月份,或秋季9~11月份为好,新苗返青比较快,易成活。方法是:将芦荟母株根际和近地表的地上茎叶腋间发生的一些短缩的、呈莲座状的短枝(又称吸芽)连根挖起,并切断其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即可移栽苗圃。吸芽带有自生不定根,具有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栽后容易成活。
(2)芽插繁殖:从芦荟母株的叶腋处,切取长5~10厘米的新芽,放在阴凉地方,夏季4~5小时,秋、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干,扦插在搭有荫棚的苗床上,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在插芽生根之前不宜浇水,否则易引起腐烂。
(3)根植繁殖:将芦荟的根切下,剪成15厘米左右长的段,放在太阳下晒干。将晒干的根段按与地面成30°的角度斜插在苗床上,仅露出3厘米在土面,待完全长根后再适时浇水。
☞4. 育苗期管理:
育苗期间应加强苗床管理,初栽(插)的幼苗,大晴天宜适当遮荫,冬天要注意搭塑料拱棚保温。一般在苗圃培育2~3个月后,芦荟苗可长至5~7片叶,高20~25厘米,即可移栽大田。
☞5. 定植
(1)整地、施基肥、作畦
①整地:定植芦荟的地应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深翻晒白,特别是选择水稻田种植芦荟的,深翻晒白尤为重要。如果土壤偏酸还应适当施用石灰。
②施基肥:芦荟是多年生植物,耗肥多,为了保证定植后速生快长和稳产高产,在犁地前应施足基肥,每亩至少应施腐熟农家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
③作畦:园土犁耙好以后,按种植要求整畦,畦宽1米,畦长视地形而定,但为排灌方便,以不超过50米为宜,畦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
(2)栽苗
①栽植季节:芦荟在我国南方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2~3月和9~11月为最适宜栽植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在春天断霜以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约在4月中下旬为最佳定植时间。
②栽植密度:栽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或50厘米40厘米,每畦栽2行,每穴栽1株。
③栽植方法:栽植时,要选用壮苗,苗高20厘米,6~8片叶,带土移栽。将根系舒展,埋土不要太深,不要将心叶埋进土里,用泥土掩住根颈,压实。如果土壤干燥,需浇适量定根水。
④注意事项:在栽植后的15天内,最好能适度遮荫,有利快速缓苗。在定植初期,芦荟幼苗变成黄褐色,甚至红色,叶片干枯,样子难看,这是正常现象,但地下正在发根,一旦根系发好,地上部分马上开始返青,心叶重新开始生长,叶片日趋饱满,颜色转绿,进入快速生长期。
二、(芦荟田间管理】
(1)查缺补苗:芦荟定植后20天左右,新根已长出,此时应及时做好查缺补苗工作,尽量减少因缺苗断垄而造成单位面积生产量不高。
(2)水分管理:芦荟最怕田间积水,一旦积水,就会导致烂根、烂叶,甚至整株坏死。因此,田间排水沟一定要保持畅通,利于排水。但要让芦荟良好生长,也是需要水分的,在天气干旱时(土层2厘米无湿土),也要及时补给水分,最好在傍晚浇灌、喷灌或沟灌,注意在沟灌时,积水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能超过1小时。
(3)中耕除草:在芦荟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所以要及时除草勤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不板结,这是保证芦荟良好生长的关键措施。中耕时要注意浅耕,不要伤到芦荟的根系。
(4)施肥:芦荟要达到高产优质,也和其他作物一样在其生长过程中都要不断补充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不宜过多施用化肥,以免影响叶的质量。每年施肥3~4次,每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混和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5千克,或混和复合肥50千克。
(5)除萌摘薹:芦荟生长势强,萌发吸芽多,影响母株生长,如果不需要吸芽作繁殖材料,应及时除去。抽薹开花期也应注意及早摘薹,以利集中养分供应叶片生长。
(6)防暴晒:在炎热的夏季,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也会伤害芦荟叶片,使之变黄、干枯,可在芦荟种植地使用遮阳网或采用高秆作物稀疏套种遮阳。还可在干旱或高温季节适当喷雾,在畦面覆盖稻草或麦秸,既可以防止雨水冲刷和土壤板结,又可降低地温。
(7)防霜冻:芦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不能忍受冷冻的侵袭,一旦遭受冻害,植株就会死亡。所以在冬季低温月份,可采用覆盖稻草或薄膜防冻。特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最低温度都在0℃以下,霜冻时有发生,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正常越冬,必须采取塑料大棚套塑料小拱棚,再在畦面铺黑色地膜,就可以完全避免霜冻的危害。
三、(病虫害及其防治】
由于芦荟的叶又硬又厚,叶表皮含有气味浓烈的芦荟大黄素,具有很强的抗虫性,因此,芦荟几乎没有虫害,病害也不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要有病害
(1)褐斑病:发生在叶片上,初为墨绿色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穿透叶片两面,但不会穿孔;病斑中央凹陷,呈红褐色至灰褐色;在叶正面的病斑上产生成堆黑色小点。此病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病,特别在热带风暴多发地区发生较为严重。
(2)炭疽病: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中央灰白色,凹陷,边缘暗褐色,穿透叶片两面,呈薄膜状,甚至穿孔;在叶两面的病斑上偶有小黑点。各芦荟种植区均有发生,影响芦荟的产量和质量,也影响芦荟的观赏价值。
(3)叶枯病:发生在叶的正面,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为半圆形,病斑干枯皱缩,中央灰褐色,边缘为水渍状暗褐色的环带,其上的小黑点呈同心圆状排列。在各芦荟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但发病程度较轻。
(4)白绢病:危害根、茎、芽和叶,发病初期叶片发黄、萎垂,植株生长减弱,直至芽心腐烂。在根部可见大量白色菌丝,且有蘑菇气味,并产生菜籽状棕褐色颗粒,即菌核。在广东已有发现,但不普遍,高温多雨时发生较重。
☞2.防治方法
我国的芦荟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刚开始引种,病害还不严重,也不普遍,应抓住此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早作防范,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和蔓延。
(1)加强检疫:对从外地引入的种苗要严格检疫,防止各种对芦荟有害病原物的引入,是防治芦荟病害的第一道防线。
(2)建立无病种苗基地:从现在起,各芦荟种植地区都应选择无病原物存在的地点,建立健康无病种苗基地,提供优质无病的种苗,是防治芦荟病害发生的首要环节。
(3)进行合理轮作:芦荟一般经种植5年以后,应及时换地翻种,更新芦荟植株,这是减少病害从土壤侵染芦荟的有效措施。
(4)搞好肥水管理,增强芦荟抗病能力:在芦荟生长过程,控制过多的供应氮肥,特别是不施或少施氮素化肥,注意将氮肥和磷、钾肥搭配使用。注意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
(5)加强田园清理:及时中耕除草,拔除病株和清除病株残余,去除病叶和植株下部老叶,以及时消灭初侵染和再侵染来源。
■结束语:
我是(鄂西小浓】,以上就是我对“芦荟的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影响及如何种植高产”的相关回答,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都是芦荟高产的重要因素。供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