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旅行,令很多人见证了与城市景观大为不同的自然美景,感受到世界的广博,看到生活方式的多样,也远离了作为发达工业社会商品生产线上一环带来的苦闷。
但我们通常很少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能够得见这些美景的呢?这要仰仗于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为何重要
生物多样性虽是一个术语,但并不难理解,它代表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越多,就代表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越安全。
比如一次安全无忧的旅行。我们出门前,一定会对当地的天气有所预期,这是覆盖了地表三分之一的森林锁住碳的结果,因此才能保持气候温度的稳定;我们路上吃的粮食蔬果,要仰赖数以百万的计的传粉者、土壤生物和浮游生物;我们随身携带的药品,其中很多成分是从森林深处奇怪的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我们驾车或租车,一路和颠簸的路面奋勇摩擦的轮胎,是由植物的胶质而来……
如果继续想下去,这样的细节无处不在,当我们从这一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它突然呈现出了超乎想象的丰富和可靠,这是生物多样性毫不吝啬提供给我们的。
只不过对于在城市生活、时时刻刻被深加工商品包围的我们而言,它很少以直观可见的方式呈现,因此大多被认为理所当然。
你很难想象世界上有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海洋的生物多样性,超过16亿的人依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谋生,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野生动植物。
正是那几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青蒿,屠呦呦才会发现青蒿素,为世界带来全新的抗疟药。
而这种安全无忧的生活,只有当生物多样性数量足够多的时候才能保证。在一个生态系统里,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每灭绝一个物种,就会有很多关联的物种生存受到影响,从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甚至崩溃。
这一点不难理解,假如某类昆虫绝种,许多相关的有花植物就会因为无法传粉而绝种,那么许多草食动物就会因为食物匮乏而数量锐减,继而影响食肉动物的生存,如此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快就会导致一场生态灾难。
真实的危机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通识教育中,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常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不过我们的关注通常止步于此,极少再做深究。那么到底消减的速度有多惊人呢?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权威报告:全球森林面积在1990-2020年损失了178万平方千米;有100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灭绝。
在生态系统中,个体的生老病死,物种的产生和灭绝,都是极其自然的。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过去一千万年的平均值高出了几十到几百倍。
尽管情况如此严峻,但生态学家和环保人士数十年的警告和反反复复的建议,在很多人看来,离日常生活太过遥远,并且似乎难以扭转,以至于令人感到麻木。
于是结合近年来一些局部生态系统相对乐观的研究结果,诸如某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衰退得很慢,还有某些地区保持稳定甚至出现了比以前更繁荣的数据,很多人开始天真地以为,生物多样性危机很有可能只是一个骗局而已。
在复旦大学的赵斌教授看来,研究的数据并不值得怀疑,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过程,这种局部的稳定更多是因为广布物种的迁入,在数据上平衡了特异物种的减少。这将导致全球物种的进一步同质化,即便是相距很远的群落,物种也正在趋于近似。
从全球的、整体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的危机是非常真实的,由于数据的片面性,它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所以不要为了逃避责任找借口。
无望的人类实验
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危机,人类曾经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模拟了一个叫做“生物圈2号”的人类生态系统。这里精挑细选了一些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并把它们置于一片微型海洋浸润的空气之中。
这项长期实验开始之初,前景一片光明,但不久之后,微型海洋来不及将多余的碳以无机盐的形式固定下来,元素循环失调,氧气浓度从21%下降到14%,二氧化碳浓度猛增到79%,物种关系失调,花粉传播动物消失,引入的25种脊椎动物也消失了19种。
这次著名的失败实验,一方面说明了现有技术条件下我们还无法模拟一个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多么脆弱。除了改变自己,我们别无他法。
改变真的很难吗
与人受伤后一样,地球也是有恢复能力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自然界的退化正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水和资源,但我们仍有时间扭转自己造成的破坏。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藏羚羊数量已从20世纪80、90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到约30万只,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物种降为“近危”物种。
野生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等级也由“濒危”降为“易危”,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升至1864只。
此外,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引回的11匹野马,如今野放数量已增加到274匹;朱鹮由最初仅剩7只增加到超过4000只;亚洲象的种群数量从180头增加到近300头……
熊猫、藏羚羊、野马、朱鹮、大象,是一个个缩影,这些了不起的数字背后,见证了人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的努力,也诠释了恢复的可能性。
也许在你忙碌的日常中,根本没空塞下这些“老生常谈”或“无关痛痒”的事,即便是被生活和欲望裹挟得疲惫不堪、遍体鳞伤,每时每刻要考虑的,依然是如何在更短时间里处理更多的工作。
但只要停下来想一想天空和大地,看一看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它们永远是你得到治愈的最佳良药。而当我们开始学会欣赏、珍惜它们的时候,生物多样性就有机会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
赵斌《生物多样性》
赵斌《生物多样性危机,骗人的吗?》
中国国家地理《寻找我们的国家公园》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1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