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之后的秦国再无敌手,这场战争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歼灭战,主帅分别为白起和廉颇(后换为赵括),而关于这场战争,也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纸上谈兵说的是赵括,赵括此人饱读兵书,但是读书太死,兵法讲究活学活用,而赵括则是根据兵书在打仗,面对老练的白起根本不是对手,不过现在依然有不同的声音,认为赵括失败是因为赵国国力不如秦国,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曾经这样评价赵括,赵奢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他是知道赵括从来没有意识到战败的后果是如何,他总想怎么赢,不想万一输的话怎么留后路,实际上是和孙子兵法中先为不可胜是冲突的。,赵奢知道赵括不堪为将,而且也知道赵括此人特别虚荣。赵王拜赵括为将的时候,赵括干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研究如何打胜仗,而是买新房子,这等操作有谁见过?
另外,赵国国力是真的不如秦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国家储备极其雄厚,加上有巴蜀这个大粮仓,打持久战秦国真没在怕的,而赵国国土面积本身有限,富庶地区更有限。比士兵精锐,赵或者可以与秦国并驾齐驱,但拚国力,两国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而至于赵王为什么要换上赵括,这就有意思了,廉颇坚守不出是正确的,但是长此以往赵国已经会被掏空,赵王肯定着急了,所以赵王一定会换掉所有坚守不出的将军,而使用能够主动出击的将军,比如说赵括,何况赵括把兵书背了个滚瓜烂熟,赵括考赵括兵法,赵括答了个满分,这让赵王很放心,于是便使用了赵括为将,可没想到赵括最后输了。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赵括还真不是主动请缨的,而是赵王让赵括上的,另外当时廉颇留给赵括的形势已经是很差很差了,并且赵国是实在拖不起了,如果能拖,赵王没有那么傻去换掉一个战国名将,但是赵王很怕,长平之战后期时,赵国就相当于一个癌症病人,想要活下去就要下猛药,赵王换上赵括就相当于在赌,可惜赌输了。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1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