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的宫斗戏,不过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每当有后宫的人犯错时,都会伴随着一个惩罚罚入辛者库。可不知道是不是太多电视剧渲染的结果,所有人都认为在后宫中被罚入辛者库甚至是比打入冷宫更加残忍的结果。今天就跟大家讲讲这罚入辛者库在清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吧。
“辛者库”,是满文“sin jeku”的音译,又有译作“身者库”、“新者库”或“薪者库”。 辛(sin)汉意为斤斗或金斗,(金斗,量粮食之器,一斗八升为一金斗); 者库(jeku)汉意为粮米。辛者库则为斗粮之意。 辛者库是满语“辛者库者特勒阿哈牛录”(sin jeku jetele aha niru)的简称,汉义为食斤斗粮之奴仆的佐领。 辛者库乃管领下食口粮人也。管领,满语称“浑托和”(hontoho),一个珲托和为半个佐领,因而又可称辛者库为“半个佐领下食口粮人也”。
辛者库专以从事大内或王公府第等地贱役苦差为职。比如紫禁城内庭院、道路之扫除,“糊饰扫尘”、“三殿除草”、清除积雪,运送米面粮油、担水,运牛乳、木柴及玉泉山水,造办酱醋、饼饵、茶汤及淘洗果品,司管灯火、采买杂物,承应各处祭祀,及看守陵墓、牧放牛羊驼马,以及“各公事需用驱使”等等。
这是清朝的时候才存在的一个地方,以前的朝代并没有。而且这个名字其实还是音译过来的,因为清朝以前是说满文的。所以这个辛者库并不是一个仓库之类的东西。它的真实意思是一斗粮食。那么辛者库里面的人呢,就是清朝国家管着吃粮食的人。但是这可不是和朝廷官员一样,靠着朝廷的俸禄生活的很荣耀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一斗粮食仅仅是能够保证死不了,没有比这更低的待遇了。所以里面的人就是满足最低待遇的奴才而已。
在清太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这个辛者库。那个时候清太祖攻打中原地区,只要是被他抓到的汉族的投降的人,就会被放到辛者库里面,给他们干活。后来建立清朝之后,这个里面的人就是专门服务八旗子弟的了。辛者库里面的都是犯过错的,没了自由的奴才,只是能够保持饿不死的状态。 而且辛者库里面的奴才在这之前都是很有地位的人。一般都是一些犯了什么贪污罪,或者是欠着朝廷的粮食不还的官员,他自己和他的家族里的人会被赶到辛者库,然后就成为了有罪的奴才。而且进到里面,就得老实地干活,像是缝补衣服,洗盘子洗碗之类的。辛者库里的人要想做官,除非是皇帝亲自赦免你,或者是皇帝看中了你的女儿。
但其实辛者库人绝大多数并非罪奴, 正因为有些论著把辛者库说成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关或收管罪奴的“刑外执法机构”,所以也就自然得出“辛者库人是被管束的罪奴”的结论。辛者库人是否就是”罪奴“?进一步说,史籍及档案中出现的大量的”辛者库人“,是否全是罪奴?
让我们先看官方典籍的记述。嘉庆《大清会典》在解释管领下人口粮的给发标准时说:凡管领下俱为辛者库人,其无官地者,十岁以上为一口,月给粮三斗六升;十岁以下为半口,月给粮一斗八升….至从前缘罪入辛者库人,其口粮一体支给。“( 《大清会典卷 76《内务府会计司》)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所有管领下人都是辛者库人,其中分为管领下原有的组成成员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人“两种。显然,如果把辛者库人都算作罪奴是不正确的…..档案中提供的辛者库人的数字还表明,原管领下辛者库人是管领成员的主体,因罪罚入辛者库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些辛者库人绝大多数都是原管领下人,他们并非罪奴。而因罪打入管领下的辛者库人,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傅克东先生曾论述:”辛者库人分为内在和外入。“这种分析师确当的,我们认为,因罪罚入管领下的辛者库人,只是少数”外入“者。所以,对辛者库人的身份地位,也应分而论之。
但其实历史上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辛者库里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他们负责的也只是一些普通工作。例如打扫、采买、以及守灵等工作。当然也有因为犯罪被流放至此的,但这些人只是少数。 虽然辛者库里的人也是奴才,但是社会地位却比普通的家奴高。他们可以入仕为官,也可以和普通人结婚,甚至有权拥有奴婢。在历史上,有许多清朝妃子都是辛者库出身,像康熙的良妃,也就是八阿哥的生母,就是清朝首位辛者库出身的贵妃。 而纵观整个清朝,辛者库出身的贵妃也有很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它就是一个罪犯管理机构。毕竟如果这里都是罪人,皇上也不可能挑选这里的女人做嫔妃。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1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