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在老家的大嫂发到微信群里煎小蒜粑的视频,顿时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久久不能释怀……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每年清明节期间,山村田野、地头田埂到处生长着野小蒜,我和兄长们就会拎着竹篓、拿着小铲刀去采摘一些回来交给母亲。母亲很麻利地将小蒜洗摘干净后切成小节,然后用开水和米粉,与小蒜充分搅拌成糊状,加入盐等调料,搓成圆形后压成一个个小蒜粑,然后起火生锅,锅中倒入适量香油(菜籽油)后放入小蒜粑用小火煎十分钟,至两面发黄完全熟透后,起锅即可。每当这时候我们兄弟几个就会围在母亲身边,都想第一个吃到香喷喷的小蒜粑。
听母亲说,这“小蒜”米粉粑,有免灾驱疫、招徕吉福、消弭凶祸、攘除疾病的功能。我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多年,母亲也去世十多年了,小蒜粑的香味只能贮存在记忆深处。
据史料记载,清明节吃冷食源于寒食节。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古代北方中原一带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放风筝、斗鸡等风俗。到了唐宋时期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融合,但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保留至今。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比如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清明团子等等。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乌稔饭”是从闽东地区传过来的。每年三月初三,很多人都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在安徽,艾草米饼是黄山、皖南山区清明时节的一种小吃。到清明时节的时候采摘时令性植物艾草做成米饼,传说这种饼吃了可以让吃的人魂魄对人体的依附更加紧密,而不用因为受到惊吓或者别的什么刺激而把魂给弄丢了,不过这只是一种传说,当然这清明节吃艾草饼的风俗习惯就流传下来了。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1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