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无度操办依然是广大农村亟待解决的顽疾。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可我隔三叉五就要回老家去吃席随礼。我的亲戚、朋友和同学虽然不多,可每家要办的喜事却是不少。
记得有一个同村发小一年之中邀我登门赴宴三次。要说该办该花第一次算是应该的,毕竞孩子结婚是大事,我去捧场应该应份。可相距不长时间的另两件喜事就有些欠妥了。
原来是发小和别人一起在外地买了一块河滩地,准备将来开荒种水稻,盼望着生意发财请大家来家道贺。另外一件事更让人哭笑不得,是他把自家的一个老牛棚扒了,重新翻盖,想图吉利就要庆贺一番。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似非常规巧立名目的礼仪活动,除了城里来的少数几个外人心存不解,村里人都习以为常,十分坦然的接受。这一点从饭桌上频频举杯那些俗套的祝酒词就已窥出端倪。
在家种地的三哥事后对我说,别看你同学这阵子事挺频多收点礼,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还回去。在咱老家只要你两年家里没事,人情往份上就是赔钱了。大家为了礼上往来的平衡,都要借口找点名目,为的不是办事,而是回笼随礼的本钱。
话又说回耒,其实农村办事真正有赢头的也没几个,你办了我也张罗,你来我往转来转去,谁也没占多少便宜,钱其实都交给提供场所的饭店了。眼下农闲季节喜事多点,也是大家都没事做,凑到一起喝个酒、聊聊天,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农村随性小,花钱不多,随礼来一大家人,吃也吃回来了。
听了哥哥的介绍我似乎弄懂了很多,原来风气的兴起有基础,大家相互包容感很强,也许存在真有它的合理因素,村民们置身其中,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习以为常也就不足为怪了。
应该说近几年农村婚丧嫁娶的习俗虽然很盛,但干部大操大办,借机剑财的行为确有收剑,这是风向转好的苗头。
婚丧嫁娶取过度操办,甚至巧设名目,花样翻多,虽然是群众自觉的行为,况且已是常态,但旧的风俗习气不可助长,就算不为盈利,可也牵扯精力,包括在外打工的人员为了情面也不得不请假,桌上酒后口角甚至斗欧行为屡见不鲜。
希望农村基层党组织能正视这一问题,加强引导,争取在破除旧风俗,塑造新时尚方面取得突破,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