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享誉盛名,读者和观众也普遍认为它是余华和张艺谋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人们难免拿电影和原著做比较,到底谁更好呢?
有人说电影没有小说感人,也有人说小说没有电影厚重。其实,余华在讲“活着”,张艺谋在讲“时代”,小说与电影不存在谁更好。
两部作品讲着相似的故事,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余华的《活着》:悲伤属于读者,不属于福贵
余华听到过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经历了一生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丝抱怨。
正是因为这首歌,余华创作了《活着》。
余华写下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他把美好的事物砸碎了给我们看,书中的人善良可爱,经历的死亡却让人悲痛窒息。
如果你是因为悲伤所以觉得它优秀?那就错了,它真正的精髓恰恰不是悲伤。
整个故事是福贵自己讲出来的,他用祖产还了赌债,意识到家人的重要。他被抓上战场,意识到了活着的重要。有庆和凤霞的死让他悲痛欲绝,苦根的死让他和生活和解,你甚至觉得这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很幸福。
其实,福贵讲的不是故事,是心境。人生难免有苦难,生活带给你的也好,时代造就的也好,我们终究要活着。正如余华所说: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什么金钱,地位,权利,什么悲伤,欢乐,亦或是相聚和分离,都是人生的经历,它们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和活着本身无关。活着只为活着。
张艺谋的《活着》:时代的伤痛不只属于历史
按照原著思路改编的影视剧难免被观众挑毛病,张艺谋的《活着》之所以负有盛名,是因为他摆脱了原著的影子,用余华的故事讲了张艺谋的电影。
张艺谋对福贵“温柔”得多,在电影中,福贵的生活并不十分贫困,最后妻子,外孙和女婿都还活着。
电影演到有庆死亡时我是很失望的,原著中有庆是因为给县长夫人鲜血活活抽干的,他们为救县长夫人不顾一个小孩子的死活,事后连一丝惭愧都没有。而电影中是死于意外。这一点的处理上显得张艺谋不够“勇猛”。
再往后看,才发现我错了。凤霞的死改编得让人震惊。在凤霞生育当天,医院全是年轻的学生,他们义愤填膺地说老教授都是“学术反动派”,要“打到”他们。这是时代特有的悲哀,凤霞产后大出血,学生们慌了手脚,才大喊着:
“我们是学生,我们不会啊,我们没经验。”
凤霞就这么死掉了,这段戏将文革时期特有的荒唐展现得淋漓尽致。张艺谋不愧是大师级别,这个改编是要给满分的。
电影把整个时代浓缩到了一个故事中。不能说张艺谋在原著上做了突破,而是他把原著读得通透。书中的故事是福贵自己讲的,那是回忆,不是真实。
电影和文学是两种艺术形式,如果电影去讲福贵的一生,难保不会变成苦情剧。张艺谋要做的是把真实的时代展现在荧幕上,他要表现属于整个时代的“伤痛”,不仅仅是福贵的!
总结
张艺谋的《活着》是可以和《霸王别姬》想媲美的,如果说《霸王别姬》是一部激荡的史诗,《活着》则是静静流淌的小溪。那些时代的伤痛静静地在那里流淌着,不悲怆,也不伤感,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每一道皱纹都是喜与悲共同折叠出来的。
小说与电影的观感是完全不同的,福贵把他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我们也跟着感受他的人生,我们听的不止有故事,还有他对苦难的态度。我们都听哭了,福贵却扬长而去。
我们曾经计较得失,在乎成败,权衡利弊,在活着面前,是多么苍白又可笑的事情。说到底,余华在讲人生的哲学。
所以说,余华和张艺谋讲了相似的故事,却讲了不同的意境。两个《活着》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无需比较。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1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