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思维导图?一个简单高效的干货技能。
“不怕离别苦,只怕相见难,我们都在身不由己的辜负了彼此,愿今后的路,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哪有那么多身不由己啊!话说我我才不信现实版的灰姑娘可以有机会和王子共舞,在帝都每月房租都要考虑的时候,哪有闲钱穿着华服走入王子的舞会?
纷繁社会,实力至上,提升自己才是王道。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安利你一个简单高效的干货技能——思维导图,只愿你的未来,没有流离!
说它简单,有纸有笔你就能画,但如果你是无纸化办公的践行者,手机上,电脑上,只要是可以绘制图像的软件,你都可以用,但有什么比手绘更令人产生成就感呢?
一张高逼格的思维导图又是如何画出来的呢?
你只需要记住七点就足够了:纸张、中心图像、颜色、分支、语言、层次化、TEFCAS
1、纸张:切记给自己找一张笔感好的纸张。
(1)画思维导图时,首推选纯白色,不要任何印格,让思维的线条自由地在纸上舒展;
(2)初学者建议A4纸,太小画不下,太大又不能一目了然,熟练以后你就可以在自己平时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随意创作啦!
(3)纸张横着摆放,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的用眼习惯是先左右,再上下,所以画图时你就遵循身体的本能吧!
2、中心图像:你画思维导图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什么就把什么放在最引人注目的中央!
3、颜色:总之就是要五颜六色!
绚烂的色彩本身就是对大脑的一种刺激。当你开始画思维到图后,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就会变成一件趣事。
我们的工作或学习中不是黑色就是蓝色,最多加个红色。而面对橙色,粉红色,天蓝色这些,童年时简单而任性的涂鸦乐趣,跃然纸上。
4、分支:
(1)形状:性感曲线最理想。
什么是性感曲线呢?参考女性腰部设计的饮料瓶,瓶身的线条就是性感曲线。绘制时要注意根部粗、尖部细,描绘分支后就可以进行上色了。
而这个过程会稳定心情,集中注意力。说的夸张写些,就像抄佛经时心境逐渐归于平静的感觉。
如果你能更加细微地感受到心仪的颜色,流畅地画出性感的分支时的畅快心情,那么你就已经是一名思维导图的爱好者啦!
(2)一定要有粗细,从中心图像上最先伸出的“主支”最粗,其次渐细,区分粗细后,哪些分支上的单词更重要,一眼明了。
(3)平衡:分支长短要与字数平衡,字多拥挤不清晰,字少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美观。
以A4纸为例,3厘米的分支几乎可以均衡承载单词。再者,建议至少把分支的尾部微微向上挑,多少挑一点,乐观指数就会上升,日后回顾起来,也会感受到这种情绪的变化。
5、语言:一言以蔽之,就是给每个分支上写一个词语——“1分支1词语”规则。
这条规则是世界公认最难遵守的思维到图规则。写什么才好呢?名词、动词、形容词都行,只要它对你来说足够重要,不要犹豫,大胆地往上写吧!甚至足够重要以至于重复出现也OK!
6、层次化:初学者一定要把想到的东西都记下来,千万不要因为顾虑太多而“画不出来”。
下多少功夫,有多少方法,这里先安利几种层次法参考:基本分类概念、用数字表明顺序、明确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射线型思维连接等等。
7、TEFCAS:总之先试试看。TEFCAS就是”尝试”、”行动”、”反馈”、“检查”、”调整”和”成功”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第一步是尝试,再行动,从这两部中你所收到的反馈,然后再确定(核实)自己的收获并反复调整,终将走向成功。
这么一说,到不像是在聊思维导图,反而有了一点探讨人生的味道了。
如果你看到这,或许不禁会问“思维导图能派上哪些用场呢?”
高逼格的技能当然一通百通啊!
1、职场篇
(1)与人交流沟通。思维导图是最强沟通工具!
职场中的大部分压力来源于沟通不畅,你是否被同事误解了自己的想法而产生了矛盾?一张囊括所有要素的思维导图,便能让彼此看清眼前的问题,更能探明问题发生的背景和意想不到的原因。
(2)演讲.
无论身居何处,都免不了致辞或演讲的机会。念稿子不够高大上,脱稿演讲又容易忘词而忘了阵脚。
把想表达的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不用反复细看就能记住线条的颜色和位置,从而“伪装”即兴发言。
(3)总结、发言、回报:
使上司、同事、下属更容易找到关键所在及信息联系,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4)制定工作计划规划未来:
例如为每日安排工作计划,每天的中心图像只写日期,然后12个月的分支连在一起,思维导图从日程表就变成了记录表。
2、学习篇
(1)做课堂笔记,干货满满,加深理解,记忆力倍增的法宝。
(2)构思文章
(3)考前复习
(4)学习外语。可以借助树状的词根记忆思维导图
3、日常生活篇
(1)制作购物清单
你是否也有为了一样东西要去购物好几次的事情?如果有,画一张思维到图吧!
(2)安排旅行计划
朋友们周末聚会,去哪玩是个大话题,你说东他说西。别急别急,大家先一起动手画个图。
(3)吃饭
总有那么一堆人,又要减肥又要满足口欲,害怕长痘痘却还想吃火锅!强烈建议某团某众点评在筛选页面给个思维导图功能!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与其说思维导图是一项技能,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一种缜密的思维模式。
或许这一点点技能的提成,一小步的思维转变并不能带来什么。
原创文章,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7cz.com/article/10193.html